网优fengj.com
搜索
服务热线
首页 > 拟建项目 > 九江石化盈德气体有限公司九江石化盈德气体空分合资项目
九江石化盈德气体有限公司九江石化盈德气体空分合资项目
来源:http://china.fengj.com/ 网优设备网发布时间:2013/8/23文字选择:
  • 项目时间:2013/8/23
  • 投资金额:
  • 所在地区:江西
  • 项目进程:拟定筹划

(简本)

 

建设单位(盖章):九江石化盈德气体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Ο一三年八月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现有一套规模22,000Nm3/h的空分装置,为满足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的氧气和氮气需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拟与盈德气体香港有限公司成立空分合资公司,利用专业气体公司的技术新建一套45,000Nm3/h空分装置。现有的22,000Nm3/h空分装置作为固定资产并入未来成立的空分合资公司,用作本次新建空分装置的备用装置。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一套45,000Nm3/h空分装置,装置区占地面积为10850m2,投资45576万元。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
1.2.1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一套45,000Nm3/h(按氧气产量计)空分装置,将生产氧气、氮气两种气体产品,以及液氧、液氮及液氩三种液体产品。

装置区占地面积为10850m2。空分装置主要由空气压缩系统、空气预冷系统、空气吸附净化系统、空气精馏分离系统、液体贮存后备系统以及辅助设施等组成。变电所和控制室均利用九江石化现有装置。

1.2.2生产工艺
项目各生产线工艺流程图如下:


1.2.3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见表1.2-1。

表1.2-1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产品名称
产品要求
温度(℃)
压力(MpaG)
产量(Nm3/h)

氧气
≥99.8%(VOL)

Ar+N2≤0.2%
常温
5.6
44000

中压氮气
99.99%(VOL)

O2≤ 5ppm
常温
5.1
4500

低压氮气
99.99%(VOL)

O2≤ 5ppm
40
0.8
10000

低低压氮气
99.99%(VOL)

O2≤ 5ppm
常温
0.4
12000

液氧
≥99.8%(VOL)

Ar+N2≤0.2%
  
32
0.78万吨/年

液氮
99.99%(VOL)

O2≤ 5ppm
  
常压
0.6825万吨/年

液氩
< 1 ppm O2

< 1 ppm N2
  
常压
1.125万吨/年


1.2.4建设周期和投资
项目拟在2015年竣工投产,总投资4557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0万,占总投资的0.33%。

1.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正常、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3.1规划相容性分析
本工程所处的九江石化生产区位于九江市金安组团规划范围内。

金安组团位于九江市区东部,含浔阳区白水湖街道、金鸡坡街道和庐山区五里街道、新港镇各一部分。规划区北望长江,南靠正在建设的铜九铁路,西临城市主干道长虹北路,东至新港镇洪龙埂村,规划总用地面积22.00km2。

金安组团的功能定位为:以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机械建材、仓储物流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成为九江市城市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原动力,并应当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集中规模发展;产业和城市功能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形成发展触媒和动力;形成四类功能的空间布局:工业生产区、港口仓储物流区、商贸服务区、生活服务区。

规划结构:规划区形成“两横三纵、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形式。“两横三纵”: 规划区内东西向主干道滨江东路和九湖公路,南北向主干道长虹北路、琴湖大道和芳兰大道,共同构成规划的空间网络;“一带”:沿铜九铁路线形成宽度在50米以上的防护绿化景观带。四区:位于规划区西部的以白水湖为核心的白水湖景观风貌区;位于规划区中部的以九江发电厂和九江市石化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发电厂工业区和炼油厂工业区;位于规划区东部的以新港镇集镇为基础形成的集行政办公、金融、文化、居住于一体的公共设施及生活服务区。规划区内布置的工业用地以三类工业为主,在新港镇西部局部布置一些二类工业用地,为新港镇集镇的自身工业如服装制造等提供发展用地。

工程厂址位于金安组团规划的三类工业区内,在布局上符合金安组团的空间布局。本工程属石油化工产业的配套辅助工程,符合金安组团的功能定位。

因此,本工程建设符合金安组团规划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选址可行。

1.3.2用地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位于九江石化现有生产厂区内,建成后能够很好的依托九江石化该生产区现有的各类管网和辅助设施,的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污染排放,故本工程选址是合理的。

1.3.3从环保角度分析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经向浔阳区环保局请示后,项目所在区域水、大气和声环境功能按如下划分:

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长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要求。

本工程废水主要外排废水为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较为简单,经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本工程装置基本不产生有有害废气,排放的气体为空气分离后的剩余组分,对环境影响不大。本工程装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

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来说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可行的。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新建空分装置布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现有生产厂区内(N29°5657",E116°3515"),位于纬九路以南,其北侧为硫磺装置,东侧为老空分装置,南侧为化肥原有变电所和控制室。

2.1.1区域环境现状执行标准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标准,苯、二甲苯、硫化氢、氨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相关标准,甲苯执行《前苏联大气质量标准》。

(2)地表水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

(3)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4)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2.1.2环境现状监测
本项目位于九江石化生产厂区内,本项目大气、地表水及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数据,引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芳烃项目相关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中的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监测报告出具单位:九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本次评价选取该监测报告中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1#~4#石化厂界和5#中铁九桥宿舍)、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点(SW1~SW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N4石化厂界南侧)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JC010 MTBE装置西南侧10m)均位于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内,该监测报告时间距离本次评价时间仅为1年,且监测至今期间,区域内无重污染项目建成投产,故本次评价引用该现状监测报告中的数据是可行的。

(1)大气环境

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地形、气象特点、大气评价等级以及当地年主导风向,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选取5个监测点数据进行评价,监测因子为SO2、NO2、苯、甲苯、二甲苯、H2S、NH3。

各监测因子在各点位的均值污染指数均小于1,监测的日均值满足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标准,苯、二甲苯、硫化氢、氨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相关标准,甲苯执行《前苏联大气质量标准》要求;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环境现状良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2)地表水环境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地表水长江段水环境现状,本次评价引用4个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监测因子为pH、COD、氨氮、悬浮物、石油类等五项。

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评价区段水体中各项指标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

本评价引用距离本装置边界约300m的石化厂界南侧(N4)的两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评价本项目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值昼间、夜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

(4)地下水环境

为了解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东面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JC010 MTBE装置西南侧10m)数据。

监测因子为pH、氨氮、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挥发分、石油类、镉、锌、镍、总大肠菌群总数共12项。

评价结果表明,目前项目所在地周边区域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未受到污染。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及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要求,确定本项目评价的范围如表2.2-1所示,详见附图。

表2.2-1                 项目的评价范围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范围

1
地表水环境
长江九江段,九江石化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3000m

2
大气环境
以建设项目厂址为,直径为5km的圆形范围

3
噪声环境
厂界外100m及周围敏感点

4
风险评价
离源点3km的范围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3.1.1废气
装置供热由九江石化蒸汽管网供给,自身不设锅炉。

本装置仅采用空气作为原料,排放的污氮气和粗氩气体均为空气分离后的剩余组分,对环境影响不大。

3.1.2废水
本工程外排废水量为1134m3/a,日排水量为3.24m3/d,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较为简单,经九江石化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根据导则要求,本次评价仅对项目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定性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废水在正常排放时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氨氮等,经九江石化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废水排放量约为3.24m3/d,远远小于长江不利水文条件下的流量,故项目废水正常排放时对长江的水质影响较小;而项目废水非正常排放时对长江水质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预防此类事故发生。

3.1.3固体废物
本装置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部更换的滤筒、分子筛填料和员工生活垃圾等。

其中滤筒约2年更换一次,2.7t/次;分子筛填料(包括分子筛和氧化铝)填料5年更换一次,186t/次;项目劳动定员24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1kg,350天/年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4kg/d,8.4t/a。

项目固废种类及去向一览表见表5.5-1:

表5.5-1       项目固废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a

名称
性状
产生量
属性
拟采用的处置方法
排放量
削减量

滤筒
固态
2.7
一般

工业固废
外售综合利用
0
2.7

分子筛填料
固态
37.2
供应商回收
0
37.2

生活垃圾
固态
8.4
---
环卫部门处置
0
8.4

合计
---
48.3
---
---
0
48.3


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利用九江石化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装置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周期较长,每次产生可即时处置,故装置区内无需设置固废临时暂存场所。

3.1.4噪声
项目噪声源主要有各类压缩机、污氮气放空管、各类泵机等机械设备,噪声强度约为85~115dB(A)。有关噪声源及噪声产生情况见表3.5-3。

表3.5-3   项目各噪声源噪声产生情况

序号
噪声源
数量(台)
运行规律
噪声值

dB(A)
防治措施
减噪效果

1米处噪声值dB(A)

1
空气压缩机
1
连续
112
厂房隔音
<85

2
氮压缩机
4
连续
105
厂房隔音
<85

3
增压机
1
连续
115
厂房隔音
<85

4
水泵
2
连续
<85
  
<85

5
冷水机组
1
连续
<85
  
<85

6
透平膨胀机
1
连续
<85
  
<85

7
放空管
3
连续
90
出口加装消音器
<85

8
液氧
1开1备
连续
<85
  
<85

9
液氮泵
1开1备
连续
<85
  
<85


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

表3.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边界近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空气
大王庙村二组
NW
2000
约90户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大王庙复建址
NW
1300
约140户

中铁九桥宿舍
NW
1900
约90户

大王庙村一组
NW
1700
约70户

大塘村一组
NW
1500
约130户

姬公庵村三组
N
1400
约50户

姬公庵复建址
NE
1500
约370户

姬公庵村部分
NE
1500
约220户

九江石化生活区
NE
1500
约5900户

大塘村复建址
NE
1500
约300户

大塘村一组
NE
1400
约130户

游岭村部分
ES
1200
约130户

游岭村部分
S
900
约200户

水环境
长江九江石化段

2300
23500m3/s,大河
GB3838-2002

Ⅲ类标准

806取水口
下游
7000
工业取水口

长江九江保留区
下游
2500
一般渔业用水区

河东水厂取水口
上游
6100
12万m3/d
GB3838-2002

Ⅱ类标准

声环境
装置边界
——
——
——
GB3096-2008

3类标准


3.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3.1废气
装置供热由九江石化蒸汽管网供给,自身不设锅炉。

本装置仅采用空气作为原料,排放的污氮气和粗氩气体均为空气分离后的剩余组分,对环境影响不大。

3.3.2废水
本工程外排废水量为1134m3/a,日排水量为3.24m3/d,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较为简单,经九江石化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根据导则要求,本次评价仅对项目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定性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废水在正常排放时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氨氮等,经九江石化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废水排放量约为3.24m3/d,远远小于长江不利水文条件下的流量,故项目废水正常排放时对长江的水质影响较小;而项目废水非正常排放时对长江水质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预防此类事故发生。

3.3.3固体废物
项目各项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直接排入环境,对环境影响不大。

3.3.4噪声
预测计算表明,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厂界外区域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区标准限值要求。

3.4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本项目位于九江石化生产区内,不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

3.5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5.1废水
本工程外排废水量为1134m3/a,日排水量为3.24m3/d,主要为生活污水,废水水质较为简单,经九江石化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终排入长江。

3.5.2废气
装置供热由九江石化蒸汽管网供给,自身不设锅炉。

本装置仅采用空气作为原料,排放的污氮气和粗氩气体均为空气分离后的剩余组分,对环境影响不大。

污氮气和粗氩气均通过装置自带的排气系统排放。

3.5.3噪声
噪声防治先应考虑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其次是采取消声、减震和使用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噪声源主要有各类压缩机、污氮气放空管、各类泵机等机械设备,噪声强度约为85~115dB(A)。其中污氮气放空管为排气噪声,

工程采用以下措施对噪声进行治理:

(1)高噪声源强的压缩机等设备布置在压缩机厂房内,对该厂房进行隔声、消音等降噪处理。

(2)压缩机厂房内不设置作间。

(3)为长时间工作的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噪声用品。

(4)在总图布置上,高噪声设备远离周边休息室与办公楼。

(5)在各排气管出口安装消音器。

项目噪声经上述措施治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

3.5.4固体废物
表3.5-1       项目固废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a

名称
性状
产生量
属性
拟采用的处置方法
排放量
削减量

滤筒
固态
2.7
一般

工业固废
外售综合利用
0
2.7

分子筛填料
固态
37.2
供应商回收
0
37.2

生活垃圾
固态
8.4
---
环卫部门处置
0
8.4

合计
---
48.3
---
---
0
48.3


3.5.5地下水
装置位于九江石化现有生产厂区内,虽然本装置不涉及易泄露或下渗的化学品,但考虑到装置用地周边为九江石化生产装置,本评价要求本工程装置区域的地面做好防渗防腐处理,同时对本次工程装置区域新建设的地下废水管线进行防腐防渗处理,防止周边九江石化生产装置发生意外时泄露的物料通过本装置区域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

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6.1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物料储存设施发生泄漏或导致的事故。

再落实了本章节提出的各项措施后,项目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设单位在申请试生产之前,必须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监测计划以及降低风险的防范措施,防范事故情况造成的风险危害。

3.6.2风险防范措施
为使环境风险减小到限度,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完备、有限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

本工程各气态产品直接送入九江石化相应的气体管网,由九江石化负责管网的日常维护、检修及安全防范工作。液态产品通过槽车运输外售,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对运输用车严格管理,专车专用,车辆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事故意外的发生。

二、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生产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事故防范措施。突发性污染事故将对事故现场人员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此外还将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以及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提高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处置能力,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被认为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上存在缺陷;(2)设备质量差,或因无判别或报废标准(或因不执行判别或报废标准)而过度超时、超负荷运转;(3)管理或指挥失误;(4)违章作。因此,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防治对策,除科学合理的厂址选择外,还应从以下几点严格控制和管理,加强事故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能,懂得紧急的知识。“预防为主,安全”是减少事故发生、降低污染事故损害的主要保障。

建议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严格把好工程设计、施工关

工程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总图设计。只有设计合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重大隐患。严格注意施工质量和设备安排,调试的质量,严格竣工验收审查。

在工艺设计中应注意对特别危险及害严重的作业选用自动化和机械化作或遥感作,并注意屏蔽。对选用的设备应符合有关《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要求,并注意考虑职业危害治理和配套安全设施。

在总图设计中应注意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并有一定的防护带和绿化带,严格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

针对本项目特点,本评价建议在设计、施工、营运阶段应考虑下列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a)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和标准规范。

(b)厂房内设备布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防爆的规范、规定,设备之间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按要求设计消防通道。

(c)尽量采用技术先进和安全可靠的设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存车间内设置必要的安全卫生设施。

(d)设备、管道、管件等均采用可靠的密封技术,使储存和反应过程都在密闭的情况下进行,防止易燃易爆及物料泄漏。

(e)仓库必颁采取妥善的防雷措施,以防止直接雷击和雷电感应。为防止直接雷击,一般在库房周围须装设避雷针,仓库各部分必须完全位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内。

(f)按区域分类有关规范在厂房内划分危险区。危险区内安装的电器设备应按照相应的区域等级采用防爆级,所有的电器设备均应接地。

(g)往厂房内可能有气体泄漏或聚集危险的关键地点装设检测器。在有可能着火的设施附近,设置感温感烟火灾报警器,报警信号送到控制室和消防门。

(h)对、火灾危害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采取工业静电防范处理措施。

(i)在控制室和消防值班室设有火警专线电话,以确保紧急情况下通讯畅通。

(j)在生产岗位设置事故柜和急救器材、救生器防护面罩、护目镜、胶皮手套、耳塞等防护、急救用具、用品。

2. 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格检查

企业领导应该提高对突发故的警觉和认识,作到警钟长鸣。建议企业建立安全与环保科,并由企业领导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全厂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情况。对安全和环保应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列出潜在危险的过程、设备等清单,严格执行设备检验和报废制度。

3. 加强技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职工安全生产的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企业对生产作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专业技术,严格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环保意识。

4. 提高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企业对具有高危害设备设置保险措施,对危险车间可设置消防装置等必备设施,并辅以适当的通讯工具,定期进行安全环保宣传教育以及紧急事故模拟演习,提高事故应变能力。

三、存贮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主要指液氧、液氮等液态产品的储存,由于该类液态物料温度极低,易导致设备材料变脆、强度变弱,一旦发生泄漏,易对人体造成低温灼伤或。故评价要求建设单位严格进行设备选型,选用耐低温材料设备,防止液态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泄露导致的意外事故。

四、预防和减少危害的措施

为使环境风险减少到限度,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的管理。可以从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寻找影响事故的原因,制定完备、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如下:

(1) 防火防爆措施

A. 合理布置总平面。空分装置位于有污染物质排放的化工装置等污染区的侧,有利于改善原料空气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B. 空气中的杂质乙炔是影响空分装置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设计中采用分子筛吸附器预先脱除原料空气中的微量乙炔,消除乙炔危害。

C. 空分装置设置在线二氧化碳、烃类分析报警功能,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D. 空分装置采取液氧泵内压缩流程,取消了氧气压缩机,解决了氧压机运行带来的安全问题。

E. 采用先进的 DCS 散控制技术。作人员在控制室内对生产进行集中监控,对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参数进行自动分析、自动调节、自动报警和自动联锁,在工艺参数超过设定的极限值后,可以自动联锁切断相关的工艺物料管线,确保生产安全。

F. 所有常压工作的容器、管道以及压力可能升高的容器与管道,必须设置防止超压的安全设施(安全阀、爆破板)。

G. DCS 控制系统、仪表系统和紧急照明等应设置UPS 不间断电源,一旦电源发生故障,有1 小时电力后备能力。控制室的火灾检测系统则提供完整的24 小时备用供电电池。

H. 空分装置分馏塔系统中的液氧冷凝蒸发器应设计有检测乙炔和其它烃类的在线色谱分析仪、一次报警、二次报警、并在设定时间内安全联锁停车。

I. 在有氧气处理、加压或者液氧蒸发的建筑设施内,其墙壁、天花板、地板采用不燃烧的建筑材料制成;加强通风;出口通道必须有方向指示,以便出现危险时能快速离开。

J. 根据相关规范,装置的机柜间按照抗爆结构设计。

(2) 加强管理

A. 禁止吸烟和所有的明火。

涉及到火焰的各种工作如焊接、打磨等一般禁止。如果这类工作属必须要进行的,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在作业时氧气浓度不高。

B. 应特别注意可能发生的意外火源。为了防止意外的火花,不能穿带铁的鞋。应穿戴由合适材料做成的衣服和鞋以防出现静电火花。

C. 装置中凡与氧接触的任何部件必须尽可能处理干净。

下列杂物必须处理干净:

――所有的松散的杂物以及作时可能松散的杂物象污泥、铁锈以及焊接喷砂处理的残留物。

――所有的油、脂与溶剂。

――像密封材料、防腐剂、机械处理的碎片之类的所有异物。还要避免接触到带油的清洗用的抹布或手指。油性的也有危险。不能穿含油脂的脏衣服。

D. 禁止在装置区域贮存易燃物。装置作时必须使用的润滑剂与原材料例外。

E. 要避免空气中氧含量富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相关区域要有醒目的标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必须注意,可能出现富氧空气的房屋或其它密闭的空间要保证通风良好。

在工作人员进入涉及氧气的容器管道之前,容器与管道必须非常仔细地用不含油的干燥空气进行置换。还应通过气体纯度分析证明氧气浓度不高。

作为空气的替代物,干燥无油的N2 气可用来进行置换。但要注意,前提条件是:人员进入时,N2 气浓度不能高。

F. 工作人员应避免在氧气浓度高的区域里停留。

在氧气浓度高的区域里停留过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衣服是吸附了氧气的。衣服要用空气彻底吹一下,不能耽搁。

G. 用于氧气的切断装置在打开与关闭时,作要缓慢进行。猛烈的作应予以避免。对于压力下的氧气,该规则同样适用。

(3) 防措施

处理低沸点的液化气体时,如液体充装或维修低温液体泵,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服(手套、安全目镜、质地紧密的衣服,裤腿不能塞入靴子中),防止接触到低温液体。

对低温管线采取隔热保冷措施。

(4) 防窒息措施

A. 富氮空气或类似的富氮气体必须避免。然而,如果出现这种气体,或者可能出现这种气体,相关区域必须有醒目的标记。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措施。无呼吸设备禁止进入该区域。必须采取措施对该区域进行彻底通风。

B. 禁止在氮气浓度高或者可能出现氮气浓度高的区域逗留或者工作。如果必须要在这样的区域工作,必须确保在开始工作之前,氮气浓度不高,也不会出现氮气浓度高的可能性。在进入任何含有氮气或者可能含有氮气的密闭空间时,必须通过气体分析确认,没有N2 浓度高的危险。

(5) 防噪声措施

设计中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87-85),机泵、空气压缩机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考虑将高噪声的压缩机布置在压缩机厂房内,压缩机厂房内不设置作间,并对压缩机等高噪声设备采取设置隔声措施、进出口管道设置消音器等减噪降噪措施,以保证其噪声值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另外,作工巡检时要求佩带耳塞。

(6) 其它措施

重要设备都配有电气防护,机械传动装置配有防护罩。在各危险地点和危险设备处,设立安全标志或涂刷相应的安全色。

五、装置防范措施

生产装置中若长期积聚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容易引发装置事故。

因此,建设单位需做好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装置进行清理和保养,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

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项目拟采取的各项污染物治理方案为成熟有效的处理措施,在运行稳定的前提下,所有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因此,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选择适当,总体可行。

3.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本项目总投资为45576万元,其中环保资金约150万元,用于项目环保措施投资。环保投资约占本项目总投资的0.33%。具体环保投资分项估算详见表3.8-1。

表3.8-1 项目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措施主要内容
估算投资
备注

1
固废治理措施
外售综合利用+供应商回收+环卫部门处置
10
  

2
废水处理
煤制氢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
0
  

3
噪声治理
隔声、减震基础、消声器等
80
  

4
地下水
地面硬化、防腐防渗
40
  

5
其他
区域管网建设
20
  


合计
  
150
  


只要该项目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各项污染物都达标排放,那么既可取得社会效益,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本项目不需设置防护距离。

3.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10.1环境监测计划
表3.10-1  环境监测计划

类别
监测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污染源

监测
污水
石化污水处理站进出口
pH、CODCr、氨氮
1次/天

噪声
厂区四至

边界
Leq(A)
每季1期,每期连续2天

每天昼、夜各1次

环境质量

监测
地表水
长江
pH、CODCr、氨氮
每季1期,每期连续3天

每天1次

空气质量
周边敏感点
SO2、NOx

TSP、PM10
每季1期,每期连续2天

每天2次

声环境
厂区四至

边界
Leq(A)
每季1期,每期连续2天

每天昼、夜各1次


相关监测应委托当地环境监测机构监测。

3.10.2事故应急监测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使对辖区内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跟踪监测。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环境监测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监测计划,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事故的跟踪监测。

根据本项目所处的位置,对有可能造成跨市的环境污染事故应由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测部门负责事故应急监测计划的制定、批准和实施。

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产品和原料使用情况,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因素主要为盐酸泄漏事故。造成大气污染的事故在事故源的下风向及附近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设置监测点,造成水体污染的事故在事故源的下游及下游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设置监测断面,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直至事故解除。

4公众参与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对本工程及周围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单位协助建设单位于2013年6月15日至2013年6月28日在九江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对本项目进行了次公示(公示内容参见附件),于2013年7月15日至2013年7月26日在九江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对本项目进行了次公示(公示内容参见附件)。另外评价单位协助建设单位于两次公示期间在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居民村村委会及九江石化生活区张贴了公示材料,同时由评价单位设计、建设单位发放了调查表,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公众调查,调查范围如下:

(1)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居民。

对公众的意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都给予十分的重视。对于本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评价单位已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进一步的建议如下:

⑴在本项目的设计与施工阶段,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的、可行的意见;

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周边的地理情况和环境状况,合理地利用土地,优化建筑布局;

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环保部门的“三同时”要求,对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应予以落实,并且要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程度;

⑷项目建成后要加强营运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九江石化盈德气体空分合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其厂址符合当地相关规划的要求;采用较为成熟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组织生产,符合国家清洁生产有关要求;项目设计布局基本合理,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有效,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可实行达标排放,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公众也表明了对该项目持支持的态度。

因此,在建设单位履行其承诺,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并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条件下,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项目在此地建设可行。

6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杨先生

联系电话:15270268869;

电子信箱:15279267874@qq.com



建设单位:九江石化盈德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九江石化现有生产厂区内

联系人:徐女士

联系电话:0792-8492517

 

项目方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且信息未经网优设备网证实,仅供参考。
关于网优fengj.com | 付款方式 | 400客服:400 622 1112 |  热线:0799-6666660